0951-8949820
首頁 > 主營業務
主營業務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
是指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與社會公共秩序相關的重大活動等重大事項在制定出臺、組織實施或審批審核前,對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開展系統的調查,科學的預測、分析和評估,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預案,有效規避、預防、控制重大事項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社會穩定風險,更好的確保重大事項順利實施。先后完成了賀蘭工業園區109國道以東實施“退二進三”改造提升項目工程、鄂爾多斯市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危險廢物處置項目、賀蘭縣交通局賀蘭縣北環(富興北街-金京公路段)工程、賀蘭縣交通局賀潘公路(賀蘭至潘昶段)項目、縣交通局賀蘭縣賀蘭縣廣源街立暖路平交口改擴建工程等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
節能評估
——
節能評估是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的簡稱,是指根據節能法規、標準,對各級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管理的在我國境內建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學合理進行分析評估,并編制節能評估文件或填寫節能登記表。
對項目節能評估文件進行審查并形成審查意見,或對節能登記表進行登記備案,并將審查意見或節能登記表作為項目審批、核準或開工建設的前置性條件以及項目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的重要依據。
竣工環保驗收
——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是指建設項目竣工后,依據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或調查結果,并通過現場檢查等手段,考核該建設項目是否達到環境保護要求的活動。
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生產或者運行。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進行試生產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自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組織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我公司具有較強的業務開展能力,技術團隊尤佳,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及相關產業政策,具有豐富的各種復雜條件下的項目經驗和成功的案例。先后主持完成寧夏億潔炭業有限公司6萬噸_年煤質、生物質活性炭項目、銀川市核芯科技有限公司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基地項目、中衛市躍鑫鋼鐵有限責任公司2×25500kVA硅鐵礦熱爐及煙氣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銀川合宜科技有限公司機械加工項目、寧夏巖峰砼業有限公司年產40萬立方米混凝土攪拌站項目、寧夏吳忠石油分公司惠安堡紅墩子加氣站項目等多個項目的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并取得良好口碑。
環境評價影響
——
寧夏朗婓同得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同心縣羅山東麓葡萄酒特色小鎮“朗婓國際葡萄酒產業園”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寧夏天源石化有限責任公司15萬噸/年混合苯加氫精制擴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
寧夏金海誠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2400t/a雙氯芬酸系列等產品項目等多個精細化工環境影響評價;
寧夏瑞科能源新科技有限公司6.8萬立方米油品及化工品物料倉儲項目等多個倉儲環境影響評價;
中衛市振彪農牧有限公司生豬養殖場建設項目、中衛市恒泰元農牧科技有限公司20萬套肉種雞繁育建設項目一期等多個社會區域類環境影響評價。
環境應急預案
——
環境應急預案全稱“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旨在通過管理手段預防、控制突發環境事件和環境風險;減緩和控制環境影響后果的最主要管理工具,園區和企事業單位一定要制定全面、可操作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做為環境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嚴格執行。
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環發[2015]4號)指企業為了在應對各類事故、自然災害時,采取緊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減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廠界外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介質,而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治理污染場地調查
——
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國情調查,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掌握各類污染源的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情況,了解主要污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對于準確判斷我國當前環境形勢,科學制定并實施有針對性的社會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政策,不斷改善環境質量,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態環境短板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環保管家
——
政府環保管家旨在幫助政府在“環保壓力空前,督查問責機制常態化、多樣化”態勢下,變被動為主動,主動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環保問題,在大氣污染治理(PM2.5、O3)、水環境治理等方面為政府提供全套解決方案,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升各級政府的環??己伺琶?,有效改善大氣及水環境質量。
政府環保管家主要服務內容包括:
排污許可證
——
排污許可證是以環境質量為依據,通過核發排污許可證的形式,對排污單位實行從準入、排污控制到執法監管的全過程一證式污染管控制度。排污許可證載明內容涵蓋原輔材料使用、工藝設備、污染防治設施、自行監測、臺賬記錄、執行報告以及環境信息公開等,貫穿企業環保管理的全過程。排污許可證將成為每個排污單位的“身份證”,企業必須持證排污、按證排污,不得無證排污或違證排污,還要依法進行自我監測、自我記錄、定期報告、信息公開,是推動企業從“要我守法”到“我要守法”的升級改革。
環境保護部按行業制訂并公布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分批分步驟推進排污許可證管理。
節能減排
——
節能減排是指加強用能管理,采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減少從能源生產到消費各個環節中的損失和浪費,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為了推動全社會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2007年10月國家修訂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該法對節能管理、能源的合理使用、節能技術進步、節能的激勵措施,及有關法律責任等都作出規定。
當前國家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深入推進節能減排,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給予獎勵。